当前位置:工会工作 >> 经验交流 >> 详细内容
创新帮扶模式赋能基层医疗
发布时间: 2025/3/21 16:54:05

番禺区医疗集团以紧密型城市医疗集团为核心,精心搭建起“1+5+8”一体化体系,全力整合区域医疗资源,推动优质医疗服务向基层延伸,致力于构建科学合理的“小病在基层、大病到三甲医院、康复回社区”分级诊疗格局。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番禺中心医院(简称“区中心医院”)与番禺区第六人民医院(简称“区六医院”)携手探索出一条极具实效性的医联体帮扶之路,为医联体帮扶提供了可复制的“番禺样本”。

一是创新“双向流动”机制。区中心医院与区六医院开创性地探索出医疗集团人才“双向流动”模式。上级医院选派科室骨干医生到基层医院挂职科主任,深度参与科室管理。从制度建设到日常运营,全方位为基层医院赋能。同时,基层医院医护人员也获得前往上级医院进修学习的宝贵机会,形成人才培养与技术提升的良性循环,这种人才“双向流动”机制成为医联体帮扶的强大动力源泉。

二是推行“同频共振”管理。区六医院在迎接二级甲等综合医院复审的关键时期。刚挂职到岗的科主任迅速行动,严格按照区中心医院的高标准进行同质化管理,逐一查缺补漏。通过这种“同频共振”的管理方式,区六医院急诊医学科顺利通过二甲复审,为基层医院质量管理提供了清晰的操作指南。

三是构建“夯基固本”体系。区六医院急诊医学科承担着南村镇及周边近60万群众的危急重症救治重任,2024年120出车量超5000次,区内排名第二,但人力资源紧张问题突出。挂职科主任精准发力,优化人力资源配置,以《十八项医疗核心制度》为纲领,制定详尽管理制度,落实重点病种专项管理,定期汇报整改与反馈,形成医疗质量安全持续改进的长效机制,为基层医院应对危急重症筑牢坚实防线。

四是开展“多元赋能”培训。开展经可视喉镜下气管插管技能培训与操作训练、掌上B超“FAST”培训、对日常抢救病例和特殊病例深度复盘,向护理人员总结常见抢救用药速度细节,促进医护紧密合作,保障临床用药安全合理。针对“急性脑卒中、急性心肌梗塞”等七大重点病种开展高危心电图、中心静脉置管等培训。采用“一对一”授课方式实现培训全覆盖。有效降低医疗风险,提升危重症早期识别率和急救能力,完善急诊救治体系。(区卫健局)

地址:广州市番禺区市桥街大西路12号番禺区总工会 邮编:511400 电话:020-84823241
备案号:粤ICP备05094920号    番禺区总工会 版权所有